学校logo

首届“高校公益周”北中医教育基金会获激励金排名第7

发布时间:2022-05-30 浏览人数:645

5月27日上午,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高校公益周”线上小额筹款活动总结会,总结回顾活动情况、发布线上筹款项目评估报告、分享线上筹款经验,赋能高校基金会,发挥公益育人功能。此次总结会上公布了获得激励金的前10名高校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基金会取得了排名第7的好成绩,获得2.77万元配捐激励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闫兴丽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了题为《凝聚人心 快乐公益》报告,分享线上筹款经验。

首先,闫兴丽秘书长总结了北中医教育基金会参与“高校公益周”活动情况。她谈到,北中医教育基金会积极策划项目参与活动,在参与人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亮点是:全情投入,全面发动,广泛动员。虽然现阶段疫情形式复杂,并不是开展小额公募的最佳时机,但北中医校友会教育基金会把此次活动当作北中医凝聚人心、体验公益的好时机,进行了全面发动、广泛动员,得到了学校校领导、中层干部以及工会、团委等全体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校友会及基金会理事、各地校友组织和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北中医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公益热情高涨,“繁星”计划、“远志”公益计划捐款总额合计3.1万元,在公益周结束时捐赠人次分别为1376人次、1062人次,两个项目捐赠人次均进入前十名,充分展示了“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北中医精神。公募周结束后,还有校友继续捐赠,爱在持续。

图片


接着,闫兴丽秘书长分享项目设计和筹款经验。她谈到,项目遴选和募捐策略中,有意义的项目、真心真情付出的募捐策略,才能打动人心,让更多人愿意捐赠。“繁星”“远志”两个项目具有中医药特色,已在校举办了多年,有良好的学生基础,是招生办公室和创新创业中心的品牌项目,两个项目在公募中容易与在校大学生产生共鸣,在校师生带有感情参与募捐活动,既宣传了活动,也募集了资金,让活动有意义,捐赠也更有意义。她还谈到,募捐关键在于精准策划、有效沟通、逐步推进。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以身作则,率先捐赠,并动员校中层干部参与募捐,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学校党办校办主任还将公募捐赠链接发到校领导微信群中,校领导也带头进行了捐赠。捐赠资金获得一定额度后,又调整了以捐赠人次为目标的捐赠策略,秘书长鼓励招生与就业处、教育基金会、工会以及团委师生参与捐赠,每人每次最少捐赠0.1元,金额不多,次数不限,没有捐赠压力,目的是让大家体会参与公益的快乐,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捐赠人次。

随后,她还谈到了公开募捐方式筹集小额捐赠面临的挑战,一是项目策划,要有特色,能够激发师生、校友或社会人士的公募热情,让大家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捐赠项目应明确使用范围,捐赠证书及捐赠发票及时回馈给捐赠者,让捐赠者很有参与感和获得感,他们在微信群或朋友圈的分享,会激发更多人参与捐赠;二是有效组织,北中医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友会与教育基金会合署办公,校友会通过相关微信群与捐赠各方都保持有效的沟通和联系,节假日发送慰问贺卡,经常为校友解决实际困难,而且恰逢校友会的校友服务平台“北中医人”微信小程序刚刚上线,大家申领校友卡,增强了归属感,校友会还推出了系列帮助校友成长成才的服务,增进了校友与母校的感情。做到了服务在前,关爱校友,联络师生,此次捐赠金额不多,次数不限,让大家在捐赠中感受到参与公益的快乐,对培养公益意识、营造公益氛围、推广“点滴善举成就高尚人格”的基金会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闫兴丽秘书长对活动组织方提出了真诚的意见和建议。她谈到,此次公募活动是首次“高校公益周”,因受疫情影响,取消了线下的宣传活动,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不够,对公募开展有一定的影响。她希望今后主办方通过教育信息资源渠道,充分宣传,调动全社会爱心人士,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也希望“高校公益周”成为高校公益的一个品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国家普及教育的公益活动,相信会越办越好。

图片

此次“高校公益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公益实践项目“繁星”计划、“远志”公益计划,在全国32所高校报名参加的42个公益项目中脱颖而出,是校内外全体北中医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公益是一种习惯,付出让人快乐,愿每一位北中医人在校友会这个有爱的大家庭里,不断精进,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