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四十年再聚首

发布时间:2014-09-26 浏览人数:1762

四十年再聚首

作者:校友之家 发布日期:2014-09-26

         201496,天朗气清,金风送爽,正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也是我们中医系74级一班、二班全体校友40年再聚首的日子。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校友会的鼎力支持和74级校友筹备组的精心筹划下,同学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远隔重洋从海外赶回魂牵梦绕的母校,共庆相识40年。

刚刚踏入母校的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教学主楼上的一幅巨大电子横幅“热烈欢迎74级校友回家”。此情此景,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热泪盈眶。母校与我们血脉相连,悠悠岁月抹不去我们心中浓浓的母校情。

遥想1974年的秋天,我们第一次相识。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又聚在一起。把我们聚在一起的是对母校深深的眷恋,是对老师浓浓的感恩,是对同窗好友强烈的牵挂,是对中医药事业共同的热爱和追求。

同学们一见面就有无限感慨。虽然多年未见,彼此都是皓首苍颜,但同学间的那份深却让我们穿越了时空,一下子就回到了当年风华正茂,激扬文字的青春记忆中。同学们手拉着手,亲切地拥抱,互诉思念之情,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生活中。

光阴荏苒,师恩难忘。我们请来了尊敬的贾增珍老师、刘景源老师、李俊德老师;也请来了靳琦副书记和校友会王明来秘书长等领导作为我们聚会的嘉宾。靳琦副书记在讲话中,表达了对74级校友的感谢和祝福,汇报了母校这几十年的巨大发展,让同学们感到欣慰和骄傲,还报告了北中医校友会在国内和海外壮大的情况,让海外同学们的母校情怀有了归宿之处。

 

 

 

刘景源老师在讲话中总结了74级同学的特点是两有和两没有。一有是成就和贡献,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医事业做出了贡献,为母校争了光;二有是个人职业生涯都有了丰富的积累,可以为中医事业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没有的一是74级同学没出院士,但中医之道,逾老弥珍,假以时日,或曰可期;二是同学当中没有任何腐败违纪行为,维护了医疗工作者的尊严。

接着学生代表林天荣、梁晓春从感恩、无悔、淡然三个方面向母校老师们汇报了我们毕业后的成长经历。当年的莘莘学子如今杏林悬壶,救死扶伤。大家由衷感谢母校的教育与培养,是母校给了我们厚德的教诲和济生的翅膀。

最后,我们的班主任贾增珍老师激动地做了总结发言,老师今年已78岁,我们是她带的第一批学生。她满怀深情地赞扬了我们这代人拼命学习的精神,为我们每个人的成就感到骄傲。讲话中几度哽咽,同学们也是不胜唏嘘。老师非常关心每个人的近况,感慨大家都已是中老年人,嘱咐大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要孝顺父母,教育好下一代。她期盼大家常常聚首,互相帮助,让我们这两个班同学的友谊长存。

同学们之间更是有说不完的话语,诉不完的衷肠。我们回想起了上学时,无论白天夜晚,同窗苦读的情景;回想起了在野外采药,同甘共苦的情深;回想起了欢乐的课余生活,那时的笑声似乎就回响在耳边;尤其是回想起了我们共同经历的一个大事件——唐山大地震,在那场大灾难中,同学们忘我地工作,拼命地抢救,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共同领略了生命的价值,也懂得了医生这个职业责任的崇高。回想起这难忘的同学之情,眼泪和欢笑交织在一起,感叹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彼此勉励,逾老弥坚。

会上放映了校友刘大新制作的《再聚首》光盘,那是一个特殊而动荡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给我们这一代人深深地烙上了工农兵学员的身份,给这一代人带来了很多沧桑。但是社会实践、农村锻炼、艰苦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使我们这一代人更有担当,更有责任,也更勇于奉献。

当年我们入学时,只有20多岁。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所以特别珍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我们走进中医这个神秘的文化之门后,就被它深邃的知识深深吸引。面对着中医这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我们的老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和临床实践,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北中医人。感谢母校!感谢敬爱的老师!

在不知不觉中校友座谈会接近了尾声,在依依惜别中同学们向母校老师们敬献了纪念品和鲜花,并全体合影留念。

 

 

聚会取得圆满成功,共有73名同学出席了盛会。我们要感谢母校校友会的大力支持;感谢筹备组同学的辛勤筹备,他们也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医疗工作,但还是忙里偷闲挤出时间,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更要感谢李顺达、陈慧琴、闫面香、梁晓春、刘大新、黄建军、李长英等同学对大聚会的慷慨赞助;还要感谢王振金、杨巧林、张茂祥、刘志涛等同学,按规定本聚会的活动经费由在京同学全部承担,但他们坚持同样出资,以聊表寸心。原2班文体委员尹秀坤病情危重,也拖着病体在爱人张京生同学的陪护下来看望老师和同学,大家都被她的赤诚之心深深感动,衷心地祝福她早日恢复健康!

最后我们衷心祝愿母校不断发展壮大!祝愿老师们福寿绵长!祝愿全体同学身体健康!50年时我们再相会!

 

 

74杨秀英供稿